加拿大在中美两国企业上同时采取了强硬措施,然而在特朗普宣布停止与加方所有贸易谈判后,加拿大却迅速对美国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妥协。
6月30日,据国内媒体报道,加拿大在一周内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——不仅取消了对美国的谷歌、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征收的高额数字税法规,同时也对中国企业海康威视施加了更大的压力,要求其在4个月内彻底撤出加拿大市场。
那么,为什么这一举措会让我们感到意外呢?原因在于,仅仅几天前的6月27日,加拿大还将海康威视列为“威胁国家安全”的企业,禁止政府部门采购海康威视的所有产品,并下发了最终通牒,要求在120天内撤出加拿大。与此同时,加拿大正准备在6月30日征收对美国科技公司的一项新的数字税。这两者的时间节点几乎重叠,可谓在同一周内,前后态度完全不同。
展开剩余76%再回顾一下,6月27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加拿大表示强烈不满,宣布美国立刻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。此时,加拿大同时对中美两国企业开火的消息传到国内,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。很多人都认为,加拿大有点“硬气”,或许这是加拿大摆脱对美国的依赖,迈向“孤立主义”的一步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,这种做法表明加拿大试图在全球舞台上与中美、欧俄等大国平起平坐,特别是在科技、贸易、制造等领域。然而,从特鲁多的执政后期民调来看,加拿大民众显然已经对前任总理的“绥靖政策”感到厌倦,呼吁更为激进的外交政策。
因此,在去年年底,特鲁多为挽回自己的形象,发起了“支持本国产品”的运动,号召民众减少购买美国产品,支持本土农产品。随着马克·卡尼的上任,加拿大的态度愈发强硬。自从美国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%关税以来,加拿大自今年3月起开始了报复性反制,直接对美国产的农产品、服装等日用品加征25%的关税,总额达到206.3亿美元。同时,3月底,加拿大还扩大了反制范围,向美国制造的汽车、钢铝制品等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并且对美国北部多个州的电力进口加收额外费用,还限制了美国对加锂矿等资源的进口。
更重要的是,在2月,加拿大与欧洲达成了关键的矿产合作协议,这被视为加拿大摆脱对美国资源依赖的标志性一步。即使在6月30日,加拿大对美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最后期限临近时,财政部长商鹏飞仍公开表示,该数字税的实施不会推迟。
事实上,这项数字税的实施是加拿大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击手段之一,目的是通过这一筹码,迫使美国放宽对加方商品的关税。数字税这一做法早在欧洲就已实施,谷歌、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都在欧洲交纳了这项税款。然而,由于美加墨自贸协议等优惠措施,加拿大一直未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此税。
但随着疫情后加拿大经济税收困境的加剧,加拿大决定效仿欧洲,于2020年开始计划征收数字服务税,并计划于今年6月30日开始实施,预计将收取20亿美元的税款,虽然金额不算巨大,但却是加拿大在财政困境下的重要一步。然而,未曾预料到的是,美国对此的强烈反应。6月27日,特朗普不仅否定了这一政策,还直接宣布停止与加方的贸易谈判,震动了加拿大。当天,美财政部长也在接受CNBC采访时强烈反驳了这一做法,认为加拿大此举是在歧视美国公司。
美国的强烈反应令加拿大大为震惊。原本双方就因关税问题有过较劲,甚至进行了多轮反制,然而这个小小的数字税却让美国如此愤怒,这使得加拿大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。因此,在6月30日数字税法正式生效前,加拿大决定撤回这一税收措施,迅速低头。
然而,对于中企海康威视的打压,尽管加拿大在面对美国压力时做出了妥协,但对海康威视的态度依旧强硬。仅仅几天时间内,加拿大就从对美企业的强硬态度中低头,而对中企的打压依然没有丝毫松动,这种态度让人不禁感到意外。这也反映出加拿大在寻求多极化道路的过程中,时常会陷入国家身份和政策的分裂,孤立主义似乎也并非一条清晰的出路。
6月30日,中国商务部正式回应了加拿大针对中企的打压措施,严正批评了加拿大的做法,并对加方提出了最后通牒,要求其立即改正,否则中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,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。这一事件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面对加拿大的软弱,唯有采取更加坚定且果敢的反击,才能迫使其退步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